大家好,我们的不一样的我不一样的欢乐又来了,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,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。
我的家乡在黄河滩里住,背靠着黄河大堤,由于大堤以北还有田地,因此几乎每天,我们村子的人都要翻越大堤,大堤很高,载满货物的车辆要翻过大堤很不容易。我记得那时候套牲口拉稻子,一个牲口拉不上堤,就要再套一个牲口,人们还要在后面推车,或者走到堤半坡时,搬块石头揠住车轮,让牲口歇一歇。等拉上大堤后,人们就长舒一口气,禁不住欢呼起来,像是电影里解放军战士攻上了一个山头。
大堤也是我们小时候的乐园,长在平原上的我们没有见过山,就把高高的大堤当作山了,比赛往“山坡”上跑。我们放牧的牛和羊随意地在坡上吃青草,饱了,就躺在堤坡上晒太阳。我们跑累了,便在坡上抽茅薏吃,也在堤坡上放牛的老人总爱给我们讲一些河和堤的故事。
从老人的讲述中,我们知道,这大堤是为了防治南边黄河发大水的,从明朝那时候就有的,历朝历代都要加高加固。老人还参加过修大堤,那是50年代初,好几万的民工,没有大拖拉机,都是用独轮小车推土,出大力了。我很纳闷,问老人,咱们都住在黄河滩里啊,河水一上来,咱们往哪里跑呀!老人没法解答,只是说,别怕,到时候国家会管咱们的。
后来在地理课本中,我知道了关于黄河更多的知识,黄河是条悬河,河床远远高于大堤外的地面,一旦决口,损失就太惨了。因此,大堤对于防水真是太重要了。
自古有论:治黄河者治国,黄河是历代统治者的心头之患。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是从治理黄河开始的。大堤是黄河防洪工程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。黄河大堤历史悠久,远在春秋时期(公元前685年以前)就有堤防,战国以后即把堤防作为抗御洪水的主要工具。隋、唐、五代十国时,治河工程的重点就是筑堤。堤防修筑成为当时经常性的工作,不但在唐人留下的大量诗词中有所反映,更有趣更能说明问题的是,堤防修筑常常作为测验下级官吏行政能力的考试题目,例如,在“津吏告下方伤水判”中,曾以汉明帝“左堤强则右堤伤,左右俱强则下方伤”的典故为题意,拟定了下游因遭受水灾,有人请求拆除上游两岸堤防而遭水工反对的试题,要求答对。又如,在“无夫修堤堰制”中,举出地方和中央政府对支付修堤夫役开支的不同意见,并以此为题,测验官吏的行政能力。
在官吏考试中,屡屡出现河工试题,可见堤防修筑是当时重要的行政工作。南北朝时期,黄河堤防残缺不全,但到了北宋初年,黄河下游大堤已全线连贯,堤顶已可以兼作通衢大道。家乡的这段大堤始建于明弘治三年,明政府征派了25万民工修堤,嘉靖、万历年间又五次修筑,清康熙、雍正、乾隆年间,一直到新中国,又多次修筑,人们想了许多修固堤防的办法,《河南通志》载,乾隆三十二年,“阳武一带堤工以淤泥包裹,为堤工淤包之始”,解放后,还进行过锥探灌浆,80年代实施前戗修筑,90年代实施淤背加固。
1952年,毛泽东进京后第一次外出巡视就来到黄河岸边,一生说过无数气吞山河话语的毛泽东,面对黄河也表现出了敬畏和谨慎,他没有留下“根治”之类的豪言壮语,只是嘱咐治黄官员:“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。”从此,黄河大堤完成的13.8亿立方米各类土石方量,相当于建造起13座万里长城。多么浩瀚的工程,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世界奇迹,这是毛泽东时代黄河流域的中国民众在一种精神的激励之下,肩担手提,一砖一石创造出的人间奇迹。黄河大堤,在汹涌洪水的威胁下,仍然骄傲地屹立于黄河两岸,顽强抵御着越来越高的黄河水的侵袭。
现在的大堤,按海拔高度计,堤顶高于新乡市地面20多米。堤坡芳草茵茵,堤顶树木葱茏,仿佛绿色的走廊,铺了宽阔的柏油路面,成了东西交通的要道。
站在大堤上向北远眺,豫北平原一望无际,我突然明白了“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”的真正含义,黄河母亲造就了广大土地,孕育了华夏文明。但是,宽厚的母亲也不时发一下脾气,而大堤则像孔武有力的父亲,给她以力量,给她以安慰,使黄河安澜长久。他们相依相偎,让田地生长出五谷,让灾难和饥饿远离,让祥和如静静的河水在沿岸的村庄流淌,用心哺育着他们的儿女。
李豫,1969年生,河南原阳人,小学与中学在本县就读,1991年毕业于新乡师范专科学校,2003年河南省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,长年从事教育工作,现供职于原阳县教体局。
1989年开始文学创作,作品散见于各级各类报刊,有多篇作品获奖,部分作品在国外报刊发表。现为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,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,中国教育学会会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