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告

pc

广告

wap

您的位置 首页 原阳百科

原阳夏家院历史

夏家院民居位于原阳县城新华街42号,建于明末清初,坐东向西。建筑群有房屋150间,占地5000余平方米。主院位于建筑群中部,分三进院落,房屋74间,皆为楼阁式建筑。整个院落青砖蓝瓦…

夏家院民居位于原阳县城新华街42号,建于明末清初,坐东向西。建筑群有房屋150间,占地5000余平方米。主院位于建筑群中部,分三进院落,房屋74间,皆为楼阁式建筑。整个院落青砖蓝瓦,五脊六兽,古朴典雅,浑厚庄重,曲径通幽,布局严谨。该民居1988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,2000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玲珑塔、夏家院、陈平祠、毛遂故里、古博浪沙,谈及这些古老的文化遗存,原阳人如数家珍,引以为荣,其中保存完整的古民居建筑夏家院,就坐落在原阳县城。

夏家院原占地面积 5000 余平方米,有房屋 150 间,位于县城繁华大街新华街路东,现保存完整的是其主院东西长 73.4 米,南北宽 22.3 米,占地面积 1636 平方米,有房屋 74 间,即为楼阁式建筑,形式为“转厢楼”。因是文物保护单位,其临街建筑位于人行道上,伸出路面 1.73 米,位置十分显眼,风格与周边建筑迥异。

一脚踏进古院,你会被这座古老的精美建筑所折服。站在夏家院整个建筑的中轴线上,环视四周,主院房房乡衔、配院院院相通,整座建筑青砖蓝瓦、五脊六兽、精雕细刻、古朴典雅、布局严谨、结构合理、曲径回廊、静雅深幽,堪称北方民居建筑之典范。

民居采用北方居民传统的“四合院”建筑形式,楼高约 9~11 米,墙体厚 0.6~0.8 米,主院分三进院落,前院有大门、倒座、南北厢房和过厅,中院有南北厢房和围墙,后院有南北厢房和正房,其前院面墙皆为木质格栅,上雕各种图案,走廊环绕,木柱擎顶,楼雕彩粧,做工精细,后院传有昔日防盗之“蒙天网”,整个院落密如鸟笼。

最值得称道的是夏家院的雕刻工艺,无论是屏风隔扇,还是门窗雕栏,其图案精美,刀法娴熟,琴鸟虫鱼栩栩如生,梅兰竹菊生机盎然,美轮美奂,堪称一绝。还有“麒麟送子”、“绶带如意”、“金玉其相”、“追逐其章”、“桂森举立”等木雕篆刻,有“善宜”、“施吉”、“戬谷”等砖雕字样,皆笔法苍劲,寓意深远。

夏家院究建于何时,已无确切记载,盖始于清初,有原阳《夏氏族谱》可查,阳武夏氏系出大禹,为神明之胄,支裔最为繁昌。相传明季自他郡迁吾邑之关爷庙,后移居夏庄,清初复迁包厂,后寄居阳武城内,四区均有族人,躬耕读书,科第蝉联,一邑称望族焉。

明代夏史先人曾任太子少傅,户部尚书,明清两代夏氏受过诰封敕授的男女族人就达 148 人,夏家院的最后一代男主人叫夏绵祖,子瓞(die)生,号绳武,生于清光绪二十四年(1898)五月二十四日,卒于民国十三年五月初九,年二十六岁,未留下后代。其高祖夏汝谐,字白俞。曾祖夏荣德,字润生,弟兄六人,由五人皆受赦封,诰赠。祖父夏廷楷,字瑞卿,曾任湖北广济县知县,诰授奉政大夫。其父夏联奎,字捷三,考中举人,敕封文林郎,夏联奎卒于1918年,享年45岁,膝下一子二女,其子一即夏绵祖,女二长女嫁给由皇帝赐予头品顶戴,曾任兵部侍郎,翰林院编修,山东巡抚的卫荣光之孙,次女无记载。世居官宦,亲朋显赫,加之其家开有当铺。经夏氏几代人的原始积累,夏家留下了丰厚的家产,其当铺生意曾加入当时全国性的当铺连锁机构“同和裕”,门店遍及天津、开封、卫辉、辉县、武陟、沁阳等地。辉县和武陟的木栾店分别有夏家的别墅和大花园,原阳城南的曹庄有其小花园。

文博副研究员-李斌: 阳武夏氏,自明代从新乡曹夏庄迁来,尊夏蜀为太高祖,传至第九世,有祖曰夏壁。夏壁有三个孙子,其后代分别称为壁祖长门、壁祖中门和壁祖末门。夏家院最后一代男主人夏绵祖,为壁祖末门第七世,夏绵祖死后由夏寡妇一人支撑家业。

说起夏家院,当地人更习惯称它为“夏寡妇院”。这位夏寡妇就是夏家院最后一代男主人夏绵祖之妻,姓王,博爱人,因其丈夫在堂兄弟中排行十四,也被尊称为十四婶,没有人知道她的真实姓名,生前死后当地人对她都以“夏寡妇”相称,一半是嫉妒,一半是羡慕。别看夏寡妇个子不高,略显消瘦,却外柔内刚,巾帼不让须眉。

夏绵祖死后,夏家偌大的一份家业全靠她一人支撑。尽管她身锁宅院,并不直接参与经营,但她处事沉稳,很能笼络一批人为她效劳。虽历经匪盗天灾,日伪侵扰,土改反霸等变故,却能处乱不惊,把夏家庞大的生意和家业经营的有条不紊。

常言说,寡妇门前是非多,然夏寡妇一生没有恶名,没有绯闻,可以想见一个腰缠万贯的纤弱女子,在深居简出的背后隐藏着几多惆怅,几多辛酸,也许是太过于寂寥。

一天早晨,家里的狗对着门外叫个不停,仆人开门后发现有一个女婴弃在门前,就赶快去禀报。夏寡妇看到这名女婴后认为是天意,遂将女婴抱回家中,并雇来奶妈细心照样,取名为夏宝莲。由于是家里的狗儿救了她的命,于是取乳名叫“狗儿”。夏寡妇于 1956 年去世,活了大约 60 岁,其女嫁旧原武县新庄,亦早逝,自此夏家本之绝后。夏家的传承,尽管到此终结,但夏氏家族的兴衰,夏家院里的故事,就像夏家院后院,一株爬满楼阁的“爬墙虎”盘根错节,藤缠曼绕,留给人们无尽的奇思和遐想。

夏家院作为一处古老的民居建筑,一处世事沧桑的实物见证,愈来愈显现其珍贵的文物保护价值。

抗日战争时期,日军占领阳武城后,即居此院,时称此院为“日本小分队”。解放后,夏家院民居归公,原阳县委最早在此院办公,当时夏寡妇仍居住此院后院,后来搬出。

文博副研究员-李斌: 夏寡妇从夏家院搬出后,先到城关南街老棉站附近居住,后又搬迁到今新华书店北邻的夏氏家庙三间堂屋内,清贫孤寂的生活。夏寡妇死后由夏氏近族八世孙夏槼亲手料理后事,葬于今夏庄村南的夏氏祖茔。

1965年原阳县委搬出此院,改此院为县委招待所。1976年县委招待所复搬出,先后改用为一工局和工业供销公司的办公场所,后被一些机关工作人员家属占用,成为一处大杂院,受到一定程度上的破坏。随着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,1988年12月,原阳县人民政府下发了(〔 1988〕110号)文件,将其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1991年县政府又专门下发了《关于“夏家院民居”交付文物部门保护管理的通知》,将夏家院内的办公机构和居民逐步搬出,由文物部门接管,县文物管理所入驻。

原阳县文物管理所所长-李婵: 自 1991 年夏家院民居交付文物部门后,夏家院的维修保护受到了各级文物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。2009年我们邀请河南省古建筑研究中心,对夏家院进行了实地勘察,制定了详细的维修保护方案,并通过了省文物局的批复。近几年按照“修旧如旧,保持原貌”的文物维修保护原则,省局每年都要拨付一定数额的维修经费,按照方案要求进行维修。

省文物局先后两次拨出专款,按照“修旧如旧,保持原貌”的文物保护维修原则,对夏家院进行了部分抢救维修。2000年夏家院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2011年夏家院维修保护方案经省文物局批复,目前正陆续拨付资金进行全面维修。

古老民居巷院深,八方当铺聚金银,可怜庄主英年逝,撇下遗孀断后人。

这首《咏夏家院》诗不正是对夏家院这处古老民居以及历史的真实写照吗。

如今的夏家院现为原阳县文物管理所的办公所在地,并被辟为“原阳历史名人馆”,由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的王蒙亲题馆名,1997年被定为“原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”,现馆内有原阳历史上的十多位宰相,及毛遂、张良塑像和事迹陈列,有“爱国革命斗争史”等内容陈列。

专家盛赞夏家院的完整保护,对研究黄河流域民风民俗及建筑特色,有着重要的文物价值。随着文物保护和开发力度的加大,这处古老的民居建筑已成为原阳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,正越来越多地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前来观瞻。

pc-baidu

300×200

为您推荐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返回顶部